傻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Generated by Flickr Album Maker

傻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久以前在攝影社板上回了一篇文章,現在想想還是把他收起來的好XDDD

================以下是本文===================

傻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這次主要探討的決策問題是關於蘇花高速公路,全名為「國道五號東部公路建設計畫蘇花段」,路徑自北宜高速公路頭城蘇澳段終點,往南略沿北迴鐵路西側,以連續隧道穿越中央山脈東麓,於崇德出隧道後,由台省道東側及縣道西側往南,經佳山基地東側及花蓮市區西側至吉安鄉止,全長約86公里,計有隧道11座,總長40公里,橋樑20座佔全線90%,預計花費至少 930 億,全部工程的工期約78年。

贊成者認為,蘇花高興建成功,能夠帶給花蓮在地人工作機會,使台灣產業東移,解決當地人口流失以及改善原有蘇花公路過於危險不便等問題,對於提升花蓮經濟發展及改善當地居民生活有顯著的成效。

但我是持反對意見的,首先我覺得蘇花高本身的措施政府沒有交代的很清楚,整條蘇花高將通過
17個環境敏感地帶,其中不乏斷層、保護區、地下水管制區等等,但國工局卻未提出具體解決辦法;而對於蘇花高興建完畢之後對花蓮當地的整體配套措施也未說明,像是對花蓮發展方向的規劃,我擔心這樣會造成類似墾丁的問題,墾丁由於並未規劃好有關旅遊業和墾丁大街的相關規定,造成了旅遊業者大量進駐和墾丁大夜市的景象,但當地人卻未因此而獲利,反而因為國家公園相關規定而沒辦法生活,假如蘇花高的興建並未搭配好的規劃是否也會造成類似的情形?使原本欲改善的當地居民反而受害?

假如欲提振的是花蓮的觀光產業,更不該興建蘇花高,而應著眼於加深觀光產業的深度,現今的旅遊風氣已朝「慢遊」形態轉變,蘇花高帶來的只是快速走馬看花的觀光型態,當初北宜高開通後,原本到宜蘭平均停留天數
3天的旅客有48%會減少停留的時間,童玩節同時間消失,蘇花高真的能為花蓮帶來發展?

將蘇花高
930億的1/10用在交通替代方案,像是改善鐵路、海運、鄉間公共運輸,就能達到和蘇花高相同的效益,剩下來的錢還可對花蓮做整體性規劃,提升觀光品質。

但最讓我感到奇怪的,是審議過程中各種奇怪的事件,行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號稱經民調顯示有九成民眾贊成興建蘇花高,但竟然只有贊成或不贊成,還是記名的問卷,而環評時竟然有立委賴在現場不走,環保署副署長事先擬好環評開會完的結論!光是以上幾點,以讓我不能相信環評的公正性了,如此通過的建設案是否真的能夠信賴呢?

蘇花高在各方面來說,都是件爭議性頗大的開發案件,或者說不管你的立場為何都一定會有反對的聲音,希望政府能夠想清楚花蓮的走向,做好審慎評估,不要蓋了條一修再修的高速公路。

傻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寒假的時候借住在阿姨家,整天閒閒沒事做,看的電視也不出那幾台:電影、動畫、國家地理、DISCOVERY、動物球球、公視。

事情發生在一天下午,正無聊的轉著台的時候,公視的下課花路米出現在電視畫面上,眼睛一亮,原來正在放有關德國的環保建築,也就是綠建築啦! 

節目名稱是:「下課花路米」德國環保之旅第7天 柏林.玻璃.綠建築巡禮(854集),這是一個系列,其中一集是談到德國的綠建築,也就是我看到的。在節目中,主持人帶我們參觀了許多德國有名的綠建築,也請到相關人士說明建築理念和原理,有些聽了真是讓我意想不到,原來只是如此簡單的概念,裡面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德國對綠建築的理念和堅持,讓人感覺德國對這方面真的很在意也很用心。 

在這集節目裡,我們隨著主持人的腳步看到了德國柏林的國會大廈、中央車站、德國聯邦環保部等等;德國的國會大廈,曾經歷過大火及世界大戰的摧殘,而有多次的整修重建,最後一次的整修工程,由
Norman Robert Foster爵士負責,其設計理念為:「設計一棟對環境友善的節能建築」,而國會大廈最著名的標誌-玻璃圓頂,就是他設計的,而這也是其中一項節能的設施。 

國會大廈的能源理念是:自己產電、自己產熱,像是使用生質柴油的發電機、廢熱發電機、吸收式冷凝機、太陽能設備……等等。

傻剛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